一、高職院校高水平專業群的治理主體
職業教育作為一種類型教育,具有天然的跨系統性。職業教育絕非教育一個單體系統就可以完成,需要産教融合。高水平專業群的治理主體表現出多層次、多元的特點,可以分為法人主體與自然人主體兩類。法人主體與自然人主體以及兩者的合作關系,在高水平專業群治理過程中發揮着主導作用。
1.高水平專業群建設的法人主體。高水平專業群建設有三類法人主體,分别是高水平專業群所在的學校、面向的企業以及産業學院。高水平專業群建設的質量與水平取決于這三類法人主體的投入程度與協作程度。第一,學校作為高水平專業群建設的第一類主體,為高水平專業群建設提供必要的制度、平台與保障,先導作用至關重要。第二,企業作為新技術、新規範、新标準的微觀載體,是高水平專業群建設的第二類主體。企業與專業群内專業的互動程度決定了高水平專業群建設的産出效度。第三,産業學院作為一種新生事物,是職業教育對接産業發展、緊密銜接行業變化,行業企業主動參與職業教育的一種新生态,可視作高水平專業群建設的第三類主體。産業學院以《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的分配制度為保障,以共同項目為紐帶,以創造效益為動力,與學校專業開展實質性融合,将從根本上提升高水平專業群建設的适應性。
2.高水平專業群建設的自然人主體。高水平專業群建設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建設者,以及建設者的能力、水平與群體結構。高水平專業群建設的自然人主體包括專業群負責人、專業負責人、專業骨幹教師三類。專業群負責人是高水平專業群建設的總設計者,一般是教授、國家級名師。他們決定專業群的發展定位與目标,統籌專業群發展事務,管理專業負責人協同執行專業群總體建設目标。專業負責人通常具有副高以上職稱和8年以上教學經驗,是專業群建設的具體建設者,在專業群建設中起上承下達的作用。他們要統領好專業發展,遵循産業邏輯與崗位邏輯,組織教師找準崗位群中的崗位與崗位特點,明确崗位群對應的職業能力,研制教學标準、課程标準的基本結構與要求。專業骨幹教師通常是具有5年以上教學經驗和中級以上職稱的教師。他們是高水平專業群建設最微觀的建設主體,需要鑽研新技術、新規範、新标準,樹立創新思維,具體研發課程标準,做好技術應用創新的研究與實踐。
二、高職院校高水平專業群的治理路徑
1.“書證融通”改革驅動下的學院式發展路徑。各專業群對接智能時代産業發展新技術、新規範、新标準,實施學生職業能力提升工程。以學科、技能競賽項目為載體,構建貼合産業實際、層次分明的實踐教學體系。加強勞動教育,創新專業勞動教育載體,養成高标準職業素養,傳承“零差錯”匠心。積極開展專業群的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建立1+X證書對接專業譜系圖,擴大學生自主選擇權,抓好證書的“三高”:高覆蓋率、高報考率、高通過率。對接崗位職業技能标準,構建模塊化課程體系。實施學分制改革,促進學生個性化學習。建立“校—國家”兩級學分銀行體系,落實落細學分認定與積累制度,全方位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建設高水平“工匠學院”,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2.“學生中心”理念牽引下的高質量發展路徑。新時期産業轉型升級衍生出新業态,“人才複合化、技能高端化、工作研究化、服務與生産一體化”是最直觀表象;同時,職業類型快速更疊,人才需求持續疊代。因此,社會對職業教育的要求也在升級,“從有書可讀到讀好書、從會手藝到技藝精湛、從可就業到晉升暢通”。社會與人民的需求強化了專業群發展的新核心,“以人為本”理念轉化到教學中生成“學生中心”理念,着眼于學生的崗位勝任力與可持續發展能力。為此,專業群培養目标應定位于提升學生崗位勝任力;專業群課程設置要融合社會需求與個體需求,建立統一的發展标準,形成高素質人才核心素養體系;專業群教學組織與實施過程,需圍繞學生個體的複合型成長,大力實施教師、教材、教法“三教改革”。
3.現代治理結構引領下的産業化發展路徑。專業群建設的底層邏輯是突破傳統行政建制的邊界,結合新經濟、新業态、新崗位,開啟複合型、适應型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目前,基于産業鍊、崗位群的建設模式以院校為主導,以職教集團或聯盟為平台。在國家産教融合政策影響下,校企合作模式開始由松散的契約式向緊密的産權式轉變。通過産業學院等模式探索,企業參與職教辦學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得以激發、話語權與合作成效得以提升,但受制于體制和職業院校内部治理結構,根本性的變化尚未出現,亟待體制革新。因此,要探索以混合所有制為代表的合作辦學模式,讓企業真正參與辦學治理,企業骨幹人員擔任專業負責人,企業能工巧匠、技能大師真正走進教學,走出專業群的去學院式的産業化發展路徑。
4.技術創新平台支撐下的學科化發展路徑。職業教育典型的發展邏輯是以市場為導向培養人才,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注重行業調研,強調教師在企業挂職實踐,建立以行業骨幹為成員的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議事制度。近年來産業發展迅速,在這種單向的适應模式下,職業人才培養規格已經無法滿足産業需求,職業教育對區域和産業的服務支撐力顯著不足,然而我國産業發展的技能偏好性明顯。由此,職業院校應加強學科研究,創建技術創新平台,促進學科專業一體化發展。通過技術創新平台的聚合效應,整合校内外科技資源,聚焦企業新技術、新标準、新規範,開展前瞻性的研究,并及時将技術創新成果在教材、課堂内同步,反哺教學,引領專業和産業協同發展,走學科化發展路徑。
二、高職院校高水平專業群的治理實踐
1.構建自适應的專業群建設發展機制,發揮專業群的集聚效應與引領作用。依托國家骨幹專業、省優勢特色類專業,以“标準化、智能化、國際化”為發展目标,對接國家數字經濟發展與區域産業建設規劃,瞄準産業高端,推進“人工智能+”專業轉型升級;建立專業與産業銜接正反饋效應影響下的自我完善機制,生成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專業群集聚模式與集中化、綜合化、專門化的專業群服務模式。以專業群文化為引領,以“專業設置與産業需求、課程内容與崗位标準、教學過程與生産過程、學曆證書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五個對接為抓手,實現兩大突破:專業人才培養供給側與産業需求側結構要素全方位融合,學校整體專業群發展與區域經濟發展雙向賦能。基于“一體雙引擎四翼”航空型專業群架構,建成以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中國特色高水平專業群為引領,具有國内領先水平的校内其他專業群協同發展的“2帶X”高水平專業群生态格局,築牢“共同體”文化。
2.瞄準産業發展趨勢與要素需求,打造校企雙元融通、共建共享的專業群數字化資源平台。面向産業發展,對接信息技術等戰略新興産業,建立專業、教學、課程對接産業的數字資源标準體系。第一,依托國家專業教學資源庫,建立專業群數字(标準)資源平台,建立“校級、省級、國家級”三級聯動的在線精品課程發展體系。以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為引領,打造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第二,建設專業群的教學、課程、實踐、課堂教學質量建設與評價标準,以立體新形态教材為載體,依托數字化資源平台,研制發布中國特色高水平專業群的專業教學标準、課程标準、實踐标準、考核評價标準。第三,聯合業内領先企業,建立國家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培訓、評估一體的初、中、高三級認證平台,培養與輸送同時持有一本畢業證書和多本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1+X型”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3.打造“實踐教學+社會培訓+技能鑒定+技術服務”型高水平專業群實訓基地,助推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實施産業先進元素與教學動态融合,以“育訓融合、開放共享、服務區域”為目标,以共享經濟理念引進行業領先企業進駐學校,建設集實踐教學、社會培訓、企業真實業務經營、職業技能等級鑒定和技術服務于一體的高水平專業化的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和産教融合實訓基地,形成“校+省+國家”三級示範實訓基地發展體系,提升學校專業群建設水平、校企合作育人水平和社會服務水平。探索創新高等職業教育實訓基地的運營模式,制定專業群實訓基地的建設與運營标準,以及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和産教融合實訓基地的建設規劃與管理規範标準。依托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和産教融合實訓基地,推動實踐教學模式變革,促進人才技能供給與産業需求的無縫銜接,實現專業課程與職業崗位、畢業與就業的零過渡;開展企業内訓、再就業培訓、中西部地區培訓援助等。
4.組建契合産業變革、自适應力強的教學創新團隊,深化教法與教材改革。第一,圍繞中國特色高水平專業群建設,依托“大國工匠+業務能手+教學名師”的“雙師”隊伍,從專業跨界、職業跨界兩個維度,面向産業高端,打造十個“專業跨界化、角色多樣化、履曆多元化”的自适應力強的教學創新團隊;将産品、技術攻關、業務流程轉化為作業、實踐及考評項目,基于工作實際創設教學環境、重構教學内容、創新教學方法。第二,開發高水平專業群系列化的國家規劃教材;結合新的業務與崗位元素,開發一批對接行業急需、企業急用的新型活頁式、工作手冊式、任務清單式的新形态數字化教材。第三,實施高水平專業群模塊化教學模式改革。圍繞“課堂教學質量與産業需求側”兩項要素,科學架構課程的教學模塊與專題。以教學模式與專題組建教學團隊,以“緻敬課堂”為中心,融入啟發式、情境式、行動學習等教學法,打造一批“示範課堂”。開發課堂教學建設與質量評價标準,形成“人人參與好課堂、天天建設好課堂、門門都是好課程”的教學文化。
5.完善專業群質量評價體系,構建多方協同的專業群可持續發展保障機制。依托集“決策指揮、質量生成、資源建設、服務保障、質量監控”于一體的專業群診斷與改進平台,引入基于“專業設置與社會需求适應度、人才培養目标與培養效果達成度、教師隊伍與教學資源保障度、教學與實訓有效度、社會與學生滿意度”的第三方專業動态認證體系,持續優化高水平專業群質量評價體系。通過政府政策制度引領、行業發展引導、協會服務支撐、企業協同融合、學校診斷改進,建立“專業設置、轉型升級、文化集聚,人才培養方案優化、教學标準對接産業優化,教學模式與方法同步更新”的三級聯動機制,形成“政府、行業、協會、企業、學校”多方協同的專業群可持續發展保障機制。
6.聚焦前沿科技發展,搭建專業群人才創新服務平台。緊密對接“大智移雲物區”等前沿科技發展趨勢,以“政校行企”協同創新為紐帶,整合政府、學校、行業、企業、園區、科研機構等優勢資源,建好地方區域型發展研究院、專業學科特色研究所,重點服務區域經濟與産業發展、中小微企業轉型升級以及創新創業型精英培養,推動技術和技能成果落地轉化。
作者:劉麗 浙江金融職業學院/副教授 文章來源:節選自《教育與職業》2022年第13期